搜索
新闻详情

客户至上 专业立本 协同创新 追求卓越

嘉人 | 回乡见闻——忆我少年游

浏览量
我的老家在长安少陵塬畔,杜甫杜公祠、兴教寺便在其间。
 
生在长安、长在长安,工作单位永嘉信又紧邻南三环,让我成了一个结结实实的西安南郊人。可能是“只缘身在此山中”的原因,每日间在家乡穿梭,反倒忽视了对他的关注,但他却悄悄发生着改变,无论物、事、人。
 
永嘉信
 
腊月三十上午,带着烟、酒、米、油,老婆孩子以及久违的轻松,踏上回乡的路程。突然发现,不知从何时起,回乡的道路已经不再是少年时那条熟悉的、坎坷不平的樊川路。几年前,为了配套西安地铁二号线列车的服务和维修,一条新修的双向六车道大路接到了村里,也不知道是心情好还是路太平,总之这段不到十公里的回乡路倏忽间就到了。
 
永嘉信
 
春节里首要的活动是上坟,我家祖坟在半塬上,我按着熟悉的沟沟坎坎和妹妹开始跋涉,一路艰难攀爬到了目的地。几张黄纸寄托了对逝去亲人的无限怀念,一缕春风更把枝头的嫩芽吹绿。完成了祭祀活动,爬过坟头土坡,不知何时一条蜿蜒宽展的大道已经能够通达到刚刚还需攀爬才能到达的地方,悔的我捶胸顿足。不禁感叹,故去的亲人们也应该可以沿着这条大道愉快、轻松的回家吧。
 
是的,家乡变了,变的首先是路!
 
永嘉信
 
远处的山坡上,一片宏大的房舍引起了我的注意,我知道那是佛教华严宗祖庭华严寺所在地。记忆中,那里只有两座孤塔,老人们说那两座塔是可以保平安的,狂风骤雨走到那里就会停下,所以长安一直风调雨顺。长大后才知道,那两座塔是真的了不起——唐代高僧华严宗初祖杜顺法师塔、四祖清凉国师澄观法师塔,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听周围的乡亲们说,这两年政府出资恢复、重建了华严寺,保护力度大大加强。没错,佛教文化也是我们重要的中华传统文化之一,其传播教人向善、利他等思想亦是我们需要汲取的重要民族精神,现在政府加大力度保护这些文物古迹,传播、发扬传统文化中的有益因子,不正是“文化自信”践行吗?
 
是的,长安文化处处是宝,文化自信就在身边!
 
永嘉信
 
大年初二,按关中传统,是女儿回娘家的日子,两个姑姑、两个姑妈每年初二都会回来,虽然我的大姑妈已经78岁了。有人说“现在春节就是相互走亲戚,今天你来我家,明天我去你家,一群亲人们挪着窝的聚在一起吃饭、喝酒,说心里话,大家都有点吃不消。”但对我来说,今年最不同的是固执的父亲放下了“唯我独尊”的心态,与兄弟姐妹们聚在一起谈天说地,一家人和和美美。
 
是的,家人团聚是福,共享天伦是传承!
 
永嘉信
 
永嘉信
 
年是时间的原点,我们匆匆在这里集合,又匆匆从这里出发。转眼,又开始了紧张忙碌的工作,但不一样的是,无论是家乡还是祖国的角角落落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们正在以更开阔的胸怀,坚实的脚步,迈向新的征程!
 
永嘉信
 
“西安年·最中国”,可以去感受城市变化的地方很多,东西很多。璀璨花灯点亮古城,城墙灯会嗨翻长安。流光溢彩的元宵之夜,“你”“我”相约在火树银花的不夜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