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至上 专业立本 协同创新 追求卓越
我和永嘉信的故事 | 穆东:“嘉"业兴旺,当仁不让
本文作者:穆东
今年是永嘉信建所二十年,是我加入永嘉信第十四年。
2005年大学毕业,来永嘉信之前的三年多时间,我开过公司、干过保险,从事过不下六七份工作,直到来到永嘉信才算是有了真正的落脚点,干上了法律专业,结束了四处漂泊,心理上回“嘉”了。说起我与永嘉信的故事,就如这十四年的时间,流水般匆匆而过,看似幸福的像什么都没发生一样,但细想起来,那些温暖的点点滴滴,已经封存在记忆的最深处,从来不需要想起,永远也不会忘记。
非常幸运,2008年初到永嘉信就加入到了韩主任团队,韩律师像永动机一样永不停歇、永远蓬勃向上,这是这么多年全体永嘉信人一致的感受。受他的感召,律所学习、工作氛围始终那么积极、进取,牛人、大神太多,让人不敢有半点懈怠。刚到律所的时候,我是跟着徐海谋律师实习,徐律师是师兄,代师授业。刚来前几个月主要就是配合完成一些事务性的工作,一天早上徐律师在办公室里问:“谁周末能和我去趟神木”,好不容易能谋个外差,我积极响应,这个光荣的任务就由配合他完成了,从西安到榆林,那是我第一次坐飞机。那是一个关于采煤场的行政处罚争议,具体案情现在已经记忆模糊了,只记得我们了解情况后就带着资料回西安准备申辩意见,整整一周的时间,我就在反反复复修改这一份申辩意见,在徐律师的指导下修改了至少七八遍之多,自以为已经完美了,听证会前一晚在和客户愉快晚餐后,我自然的进入了甜美梦乡,半夜口干醒来,发现徐律师竟然还在修改申辩意见,第二天的听证异常的精彩,榆林市工商局的办案人员说他们从来没有主持、参与过这样超乎想象的听证,西安律师水平真高啊。而我,也为徐律师的勤奋敬业所折服,那一年,徐海谋律师也才三十一岁,“勤奋”是我从他身上学到永嘉信律师的第一个关键词。
在子长市人民法院办案间隙赴瓦窑堡会议旧址参观学习
律师执业初期,最重要的就是上手实操的机会,就像好的狙击手是子弹喂出来的一样,合格的律师也是案子、机会喂出来的。在永嘉信,我充分的被信任也获得了更多的成长机会。以律师讲课为例,讲的好可以赢得客户,讲的不好可能丢掉客户,一般来讲没有经验的年轻律师轻易难有外出讲课的机会,而永嘉信却不同,光陕西交通建设集团公司一家单位就下辖了三十多家子分公司,普法讲座又是每年顾问工作的必备内容,这就给了年轻律师大量的实践机会,我记得我第一次和李树侠律师一起去交通集团陕北片区公司讲课,第一场还有些生疏紧张,六七场过后就已经是自信满满、滔滔不绝了。
因为平台大、机会多,成长的速度自然就快,那几年因为团队的律师少,执业方向并没有现在这样明细、清楚,就我而言,虽然执业方向定位上是刑事专业,但劳动、工程、执行、知识产权、家事等等也都或多或少涉及过,很像医院医生进入专门科室前的轮岗大循环。前几天,还有人打电话到律所前台专门找我做劳动案子,接到电话后我很诧异,客户说是网上看到我曾经带过很多劳动案子的缘故。雁过留痕,我对这一段“万金油”的执业时期仍非常感激,他让我打下了相对扎实、全面的基础,为日后在一个专业方向深耕有了更厚重的积累。
2019年在美国学习访问期间在哈佛大学和哈佛法学院教授交流合影
在永嘉信立业,在永嘉信成家,很多伙伴和我一样,在永嘉信走过了自己成长路上的最关键时期。记得2012年准备结婚买房子,当时自己手头只有三万块钱,首付总共二十七万多,除了向亲戚、同学借了一部分外,还有十几万的缺口,说来难以相信,这十几万的缺口都是永嘉信的家人们帮我凑起来的,你一万他五千,十几个同事给我借了钱,最感动的是李建博律师,当时他也刚毕业实习,听说我要买房,主动拿了3000元给我。在我最难的时候,“嘉人”们雪中送炭,我才没有掉队,这样的感情,真的是弥足珍贵。后来随着自己经济情况逐渐好转,我也力所能及的帮助其他同事,将这份爱心传递下去。
时间很快,永嘉信正是风华正茂,而我已经由年轻律师变成四十岁青年律师了,“四十不惑”,不惑的是什么,我想我的不惑是我清醒的认识到成长的每一步都是因为在永嘉信这个集体,他严厉的像父亲,犯错后虽有惩戒但依然信任鼓励;他慈爱的像母亲,面前再严酷的挑战、挫折转身便有温暖的怀抱可以依靠;他宽厚的像兄长,总有人拉着你的手一起奔跑!我想,让这个集体变得更好是我们这一代永嘉信人的使命和责任,义不容辞,当仁不让!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愿永嘉信明天更加辉煌!
穆东律师,2008年12月加入永嘉信,已在永嘉信工作整1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