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至上 专业立本 协同创新 追求卓越
我和永嘉信的故事 | 吴波:爱我所爱 初心不忘
本文作者:吴波
接到所里的约稿,邀请写一写我与永嘉信的故事,欣然接受。作为一个在永嘉信度过了目前全部职业生涯的不那么年轻的年轻人,这个题目感觉几天也说不完,那么就放下资深律师的人设,抛开营销意味的输出,情真意切的聊一些我与永嘉信的故事。
初入职场
初来永嘉信,是韩主任接待的我,韩律师给我的第一印象是充满朝气。此时,正赶上律所搬家,从华融国际7楼搬到9楼,一整层办公楼,在当时陕西的律师事务所中已是颇具规模了。那时我还是一名即将毕业的研三学生,2009年12月24日是我与永嘉信结缘的日子,也是我职业生涯的起点。我还清楚的记得那天我穿着件红色羽绒服,来到律所也加入了搬家的行列,一阵子的忙活后,安排了座位,刘坚律师带着我和团队的同事们一一做了介绍。其实此前也已经接到了国企offer,但这里的氛围快速使我决定留下来,这一留便是近十二年。
接下来就是开启助理模式,从最基本的整理和装订案卷做起,最开始能装订了有一周的案卷;然后会在韩律师接待客户的时候跟着旁听,带着本子记下要点,事后根据安排起草一些文件。现在看来就是最普通的助理的日常,当时干的真是起劲儿,那时一批助理,有比我来所早的,也有与我同期的,一有事情不分大小大家抢着干,如果有什么案子或者客户来了,而没有安排你参与,心里会犯嘀咕,是对我专业能力有什么质疑吗,大家对于工作总有种如饥似渴的状态,而这也是当时最为吸引我的地方。这股子劲头也可能是永嘉信在后来能够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吧。
专业化发展
不得不说对于一名年轻的律师而言,我是幸运的,永嘉信其实给予了年轻人足够好的平台。用十年或者更短的时间,永嘉信已经是陕西的头部律所,律所规模,律师人数,丰富的客户以及不断多元的业务,带给年轻律师们更多学习和成长机会。如今全国知名的“千亿矿权案”是我从事律师行业后正式跟进的第一个案件,尤记得当时将所有的案件材料一份份按时间按内容整理摘录,制作开庭材料,到高院调取案卷,和刘坚律师一次次的到客户单位汇报,一起到档案馆调阅材料,以及在省高院开庭。
2011年随着服务的需要开始接触资本市场业务,这在当时是宝贵的业务机会,这些年也一直坚持在做,并且业务的触角也越来越广泛。后来我常常感慨,经济的快速发展带动了律师行业的高速发展,同时也给年轻的从业者提供了比过去更广泛更多元的业务的机会。
丰富的客户基础,决定了律所的服务品质也需要迭代,为了更好的客户体验,律所倡导专业化发展,客户、律所与我都是其中的受益者。2013年我所在的团队将劳动法作为一个专业领域进行发展,而我当时承担起了劳动法领域的业务,带着几个律师从头开始干,竟然一点一点也干的非常不错,不仅收获了众多客户的信赖,也带给自己前所未有的成就感,更重要的是和以往接触的商事业务不同,劳动法使律师这个职业更接地气,更有人情味也更加懂得洞察人心。
2013年在昆明参加全国律协劳动与社会保障法专业委员会年会
重塑价值观
2010到2020,是永嘉信大发展的10年,期间律所获得了各种各样的荣誉,蝉联全国优秀律所,钱伯斯也榜上有名,律所搬了新的办公地点,这次是不止两层办公楼,我也加入了合伙人队伍。
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保持领先,永嘉信也一直在探索着,“客户至上,专业立本,协同创新,追求卓越”的价值观是在一次合伙人会议中形成的,这16字我深表认同。全民996的时代里,律师这个行业尤甚,如果说初入职场是充满激情、斗志昂扬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工作的累积,角色和责任的转变以及外部市场环境的变化,这份职业带给我的词汇一度变成了忙碌、焦虑、疲惫,日常就像一枚旋转的陀螺,没有喘息的时间。
如何提供给客户更好的服务品质?需要对现状做出一些改变。2021年,我选择了做减法,有了更充足的时间去完成一件事情;有了更多的精力和客户进行更深入的沟通,甚至与在工作中结识的人成为了朋友,当然还有时间去感受生活的美好。有一天开车的途中,迎着清晨的阳光,我跟先生说:“我觉得我又爱上这个职业了”,那么“自洽”应该就是我当下的主题词。
吴波律师,2009年12月加入永嘉信,已在永嘉信工作整1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