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新闻详情

客户至上 专业立本 协同创新 追求卓越

聚焦“双碳”目标(十)| 我国CCUS(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项目的现状与展望

浏览量

上周,多家媒体报道了中国石化与壳牌、中国宝武、巴斯夫在上海签署合作谅解备忘录的消息。报道称四方将开展合作研究,在华东地区共同启动我国首个开放式千万吨级CCUS(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项目,为华东地区现有产业脱碳,打造低碳产品供应链。该项目将引领我国CCUS产业发展,助力“双碳”目标实现ⅰ。

CCUS(Carbon Capture,Utilization And Storage),即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是温室气体减排的关键技术,对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一. 什么是CCUS?

CCUS(Carbon Capture,Utilization And Storage)是指将二氧化碳从大气、工业或能源相关的排放源中分离或直接加以利用或封存,以实现二氧化碳减排或消除的工业过程ⅱ。

整个CCUS工业过程包括捕集、运输、利用或封存几个环节。

二. CCUS对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意义

为实现碳中和,应该从“碳排放”和“碳固定”两个方面共同努力iii。在“碳排放”方面,应尽量在自然过程以及人为过程中减少碳排放;在“碳固定”方面,除自然固定外(最主要的自然固碳过程来自陆地生态系统,以森林为主),还需要通过人为方式固定,即将二氧化碳转化或封存。因此,CCUS技术的重要性在世界各国、各行业均达成了高度共识。

国际能源署(IEA)可持续发展情景(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cenario)的目标是全球于2070年实现净零排放,并预测为实现该目标,CCUS是第四大贡献技术,占累积减排量的15%。

《中国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年度报告(2021)》iv指出,CCUS是目前实现化石能源低碳化利用的唯一技术选择,是碳中和目标下保持电力系统灵活性的主要技术手段,是钢铁水泥等难以减排行业低碳转型的可行技术选择。同时该报告预测,从实现碳中和目标的减排需求来看,依照现在的技术发展预测,2050年和2060年,需要通过CCUS技术实现的减排量分别为6-14亿吨和10-18亿吨二氧化碳。

因此,在暂时无法摆脱对传统化石能源依赖的情况下,发展CCUS技术和产业显得尤为重要。

三. 我国对CCUS项目的政策支持

近两年,各部门印发多个政策文件,助力CCUS技术推广和示范工程的建设。近两年主要政策文件如下:

四. 我国CCUS项目现状

根据《中国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年度报告(2021)》,我国已投运和建设中的CCUS示范项目约40个,捕集能力300万吨/年,分布于19个省份,涉及电厂和水泥厂等纯捕集项目以及CO2-EOR、CO2-ECBM、地浸采铀、重整制备合成气、微藻固定和咸水层封存等多样化封存及利用项目。

根据该报告以及公开渠道信息,我国部分典型CCUS项目内容如下:

五. 存在问题与发展前景

我国CCUS项目普遍存在相关设施数量较少、项目规模较小等短板,部分关键技术落后于国际先进水平。根据《二氧化碳捕集、封存与利用技术应用状况》数据,中国已建成投产、在建及拟建的碳捕集与封存设施数量占全球总量的7.7%,占比远低于美国的50.8%。

目前普遍认为,限制我国CCUS项目发展最大的因素在于项目前期投入大,但是缺乏有效的回报产出机制。

放眼国际CCUS市场,美国CCUS项目可以通过联邦政府的45Q税收抵免(Tax Credit)和加州政府的低碳燃料标准(California Low Carbon Fuel Standard)获得政府和地方的财政支持,使得企业可以确保CCUS项目现金流长期稳定。欧盟CCUS项目的二氧化碳减排价值主要依靠欧盟碳交易市场(EU ETS)和EOR来体现。此外,美国、加拿大等国均将CCUS项目纳入碳市场交易框架内,即CCUS项目可转化为具有实际经济价值的碳资产。

我国目前对CCUS的政策性文件多为宏观的支持、鼓励、引导性文件,缺乏具体的鼓励措施及监管要求。我国全国性碳市场亦刚刚起步,尚未与CCUS项目有效接轨,CCUS项目难以通过碳市场转化价值。但CCUS对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CCUS项目向低成本、商业化、集群化方向发展亦是大势所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