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新闻详情

客户至上 专业立本 协同创新 追求卓越

成长手册|青年律师职业技能成长之信息化工具

浏览量

计算机和互联网的发展使得信息处理和信息传递有了多种可能。从一个曾经的“工具创造者”,到现在的“工具使用者”,可以感受到信息化工具对于律师工作的重要性,同时律师工作对于工具的应用也存在很大的提升空间。

互联网时代的律师辅助工具

信息化工具,一方面可以作为律师工作的辅助,另一方面可以通过数据分析反馈司法实践。互联网时代下,随着裁判文书公开、法律法规数据库建立以及各平台上专业文章的交流探讨,已经逐渐积累了大量的公开可获取的实务数据,为数据的应用和分析提供了基础条件。就数据分析而言,律师日常处理的通常是文字、语言、图片这类非结构化数据,在数据本身及分析工具的局限性下,分析和应用律师工作中积累的“经验”数据难度较大,此类数据分析工具尚存在很大的发展空间。因此,目前无论是律师从业者还是软件公司,对于信息化工具的关注,也更集中于法律案例检索、裁判观点检索等信息获取工具,可视化、庭审辅助等信息传递工具,以及案件管理、知识管理、团队协同等效率辅助工具的应用领域。

掌握信息化工具已经成为青年律师必不可少的职业技能。“法律的生命不在于逻辑而在于经验”,相较于传统的传帮带模式,互联网平台蕴含着更多的裁判规律和业务知识,对于青年律师而言,巧妙运用信息化工具或许可以成为获取经验的“快车道”。

选择适合自己的辅助工具

工具可以创造价值,不同工作场景选取适合的软件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选择信息获取工具时,首要考虑的是该软件数据库的丰富与否和质量高低;对于信息传递工具,则需要考虑与表达逻辑的契合性;而选择效率辅助工具时,则更推荐市面上已经经过数代迭代的成熟产品。当然,工具的使用不在于多,重要的是选择适合自己的工具,坚持良好的工作习惯。

1. 知识获取类工具

律师工作可以覆盖到各行各业,这也就注定律师将时时面临新的行业规范、新的知识领域、新的业务问题,如何全面、准确、迅速的检索信息,将影响信息获取及解决问题的效率和准确性。笔者曾有切身经验,在处理一个新型业务领域的问题时,因为辅助律师检索的规范文件不够全面导致问题结论出现巨大偏差,可见检索对于律师工作的重要性。而律师工作中主要涉及对法律检索、案例检索、观点检索等信息检索工具的应用。

首先,以法律检索为例,与法学院习得的法律法规不同,实务中需要应用的规范性文件范围更加广泛、更新速度也更加频繁。想要做到快速、全面检索法律法规不仅需要一定的技巧,也需要一定的耐心,如灵活使用各类文书库及检索引擎、选择合适的关键词及检索逻辑(如“+”“-”等)、限制检索范围(如“inurl:gov”“inurl:court”,在政府网站或法院网站进行检索)等综合性检索方法。其次,对于案例检索,律师视角和法律视角下的案例检索需求可能略有差异,但相同的是,都需要快速定位相似案例的技巧。律师工作中,可以选择关键词联想功能比较好的搜索引擎、选取合适的关键词(如注意法言法语的应用)及检索逻辑、锁定恰当的检索区域(如应在裁判文书的事实段落、分析段落还是判决结果段进行检索)、选择目标地区或法院、使用案情类案检索等方法,快速定位目标案件。最后,对于实务观点检索,可以在日常工作中收藏一些优质公众号、巧用微信微博知乎等检索引擎、选取适合的信息来源(如律所内部资料库、法信网、人民法院报等),同时可以建立自己的知识库,实现业务知识的积累和复用。

2. 思路呈现类工具

律师工作很大一部分在于呈现与说服,常见的信息传递方式无外乎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相较于传统的文字和口头表达,新的可视化工具也在不断开拓表达的形式、优化表达的效果。俗话说有图有真相,诉讼可视化工具将信息表达以可被注意、被感受的图表形式呈现。在学习和使用这类工具时,需要区分表达的对象和场景,进而结合信息特点选取适合的图表类型,将想要表达的逻辑以更加清晰的方式呈现、以更容易为读者接受和感知的方式传递。

律师工作中,涉及许多类型的信息表达。常见的类型有关系图(如主体关系、时间关系、法律逻辑关系、方案决策关系、流程关系等)、数据图(如数据分布、数据趋势、数据关系等)、影像资料(如现场影像等)以及一些专业图表(如施工设计图)。针对不同的信息,选择合适的工具(如PPT、Xmind、ProcessOn、Visio等),遵循一定的图表绘制规则(如字体、文本框、线段、颜色、箭头、图例等图表元素的规范使用),通过信息整合梳理出逻辑主线(如流程图、思维导图、组织结构图、关系图),加之以赏心悦目的视觉呈现,可视化图表可以成为青年律师表达信息的“加分项”。

3. 效率提升类工具

毋庸置疑,工作效率对于律师工作非常重要,经验丰富的律师可以通过直击问题本质提高效率,那作为青年律师,除了孜孜以求地探索和积累沉淀,还有哪些小技巧呢。

尽管律师工作常常为非标准化产出,但也有一些通用的规律,科学的时间分配、良好的工作习惯以及效率工具的应用都可以提高工作质效。以笔者日常工作的高频工具为例,一般使用滴答清单、便笺等工具进行日常事务管理,使用Outlook、印象笔记、Xmind等进行知识管理,使用坚果云、Q-Dir等进行文档管理,使用Listary、Everything等进行快速文档查询,使用Snipaste、FSCapture等进行快速截图录屏,使用OCR、讯飞等工具进行图片、语音识别,使用黑马、WPS校对功能等进行文档智能校对……当然,除此以外,对于常用网站、常用法律法规、优质业务文章的及时分类整理,以及对于工作经验的及时复盘和记录等良好工作习惯的保持,对于工作质效的提升更为显著。

写在最后的话

律师始终是一个专业为本的工作,信息化工具亦是服务于此,合适的工具可以让我们更便捷、更准确、更全面的获取业务信息和提高业务处理能力。除了借助上述工具平台的功能之外,其实在笔者加入的python课程中也出现了越来越多青年律师的身影。不仅仅是互联网产品在改变着我们的工作生活方式,越来越多的青年律师也同样在不断探索技术改变工作模式的各种可能。